查看原文
其他

融入了各种特色的宁夏地名(上)

2016-09-06 文/吴忠礼 口述宁夏
点击上方“口述宁夏”可关注我们!



地名,生动地记录了人类探索世界、征服自然和发展自我的辉煌历史,同时又记录了战争、自然灾害与苦难的往事,也是民族变迁、融合和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可见,地名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一个地方变化,沿革的固化标记和活化石。

它是这一地区的历史记忆、文化符号及一种特有的文化象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名与人名一样,当有了自己的名字才标志真正地诞生。


一个好的地名,不仅可以帮助乡人穿越时光的隧道,寻根溯源,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文化积淀和地域特色,而且还存在一种隐形的凝聚力、亲和力和乡谊情感。因此,认识家乡的古地名,保护古地名,研究并力求复活古地名,找回丢弃的乡徽,激活迷失的历史记忆,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定会受到父老乡亲们欢迎,也是对家乡的一件善举和大事。


古人云:“举其名,如见其地,审其意,即辨其疆,是故虽经变迁,终古尤资识别。”所以“地名”作为民族文化遗产,早已被联合国第5、第6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写进第6、第9号决议之中,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大家都把保护地名作为保护文化遗产工作的范围之中。


宁夏的历史悠久,古代地界边陲,区域位置特殊,自古就是中原汉儒农耕文化与边疆游牧民族草原文化交汇、碰撞与融合而产生具有个性特色与地域文化的地区。许多古民族都在贺兰山和六盘山下,从黄河两岸到泾河之滨,既留下了友好合作的篇章,也发生过不愉快的冲突,甚至战争。在这种特定的区域历史文化中,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宁夏地名文化特色。




区域地理特色


宁夏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原王朝设立的最高行政建置,时间是在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当时被命名为“北地郡”。这一区域地名,就具体反映出宁夏地处秦国京都地区的北方,指位性很强,在全国各郡中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


宁夏地区出现的第一批县级行政建置中,有一个县被命名为富平县,它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黄河东岸设立的。其地域大约在今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关马湖一带。此处在地理上属于今银川平原河东灌区,地平、土沃、物丰,宜耕收,是塞上少有的农牧业经济发达地区,取富平地名非常贴切,难怪南北朝时人们就把这里称为“塞北江南了”。所以富平一名真实反映出“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和“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地域特色。


宁夏历史上还有一座郡级大型古城,名叫高平城。它是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从北地郡分置出的一个新郡,被命名为安定郡。

汉承秦制,于全国实行郡、县两级行政管理制度,在增设刺史部以前,郡相当于省级或准省级。安定郡治高平县城。

所谓“高平”,是指黄土高原上的大原(塬)。据《汉书·地理志》师古的注释:“高平曰原。”高平城就是今天固原市和原州区政府的驻地。这座古城正是修筑在六盘山下、黄土高原大塬之上,塬上局部地势高而平,故名。

后来又一度改高平为平高。高平和平高,都是突出这一地名出自大西北和位于黄土高坡的地理区位与地貌特征。


另外,宁夏在历史上出现过的灵州(灵武郡)、三水县、温地县、百泉县、白池县、长城县、萧关县、鸣沙县、临河县、泾阳县、朝那县、金积县、花马池分州等和今天的石嘴山市、青铜峡市、贺兰县、盐池县、泾源县、彭阳县、海原县、陶乐县以及大武口区等地名,都与所在地的山、水(温泉)、盐池、关隘和地形地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于一些小地名,则又因南北分属于不同的地理单元和气候条件,反映在地名上也是差异明显。


北部川区的村镇一般多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地处黄灌区的银川市辖区内有掌政桥、杏水桥、双渠口、新渠梢、芦花台、上下河、清水堡、党家河湾、燕窝池、梧桐树等,石嘴山市辖区有头闸、二闸、沿河、潮湖、暖泉、九泉等,吴忠市辖区有马家湖、巴浪湖、郭家桥、马莲渠、龙门、玉泉营、苇桥、大小坝等,中卫市辖区有迎水桥、营盘水、涝池、渡口、北湖、艾湾、水东、熊家水、三眼井、新水、三道湖和上下河沿等。

这些地名从字面上看就充满水气,湿漉漉的。


而南部固原市辖区的村镇一般又显示出干旱高原的面貌和气候特点。比如原州区有沙窝、深沟、甘沟、千石、长壕、上下青石、大疙瘩、石柱湾、黑刺沟、大北山、山庄、石岔、东山坡、华坪梁、半个山、张崖、柴梁、上台、下坪等,彭阳县有石庄、大岔、大火、白草洼、上下马洼、堡子崾岘、北源、干海、田壕、陡沟、石沟、大坪等,海原县有山门、北川、沙沟、高崖、北崖、南山、后山、嵩滩、石埫、高台、黑岭、硝沟等,西吉县有万崖、白崖、石岔、羊路、沙葱洼、上岔、大鹞滩、石砚子、硷滩、黄家三岔、马家大岔、白台、土窝、沙岔、八岔、白家甘岔、黑虎沟、南北台、堡子山、甘岔、高塬、酸刺沟、鹞子川、滥泥滩等,隆德县有红崖、邓山、下沟、上下短岔、阴阳岔、柴沟、石庙、壑砚、大小慢坡、红土路等。泾源县地属阴湿山区,地名特色与邻县有别。以上地名一眼就让人联想到黄土高原干巴巴的环境。




地方历史特色


“宁夏”,应该算是全自治区行政区的总名、正名、大名和学名,这一地名的产生,就包含着一段地方历史。


北宋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党项部首领李元昊在兴州(今宁夏银川老城)称帝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在轰轰烈烈地经历了10位皇帝近200年之后,终于在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被成吉思汗指挥的蒙古大军灭了国。然而成吉思汗征服西夏国时很不容易,前后6次征伐,历时22年,才打下西夏都城,而且在最后一次围攻夏都战役期间,成吉思汗还因劳累加天热成疾,病逝于六盘山,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和仇恨。加上在蒙古贵族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大将浑都海又在六盘山一带发动叛乱,严重威胁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帝位。后来在元朝统治阶级的眼中,前西夏国故地,是个多事之地,不安宁的地方,非常不好管理的地区。


元建立后,当时的统治阶级对宁夏地方的施政总原则就是稳定、安宁。所以在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给新设立的地方政权命名时,其指导思想就必然要贯彻“西夏故地要安宁”的原则,于是“宁夏”的名字就成为首选,甘肃行省“宁夏府路”的名字出现了,这是“宁夏”名字出现的开始。


宁夏还有一个代号,称为“朔方”。形成这个代号的历史不仅非常悠久,而且几乎可以涵盖宁夏南北全境的全部历史。朔方,本非指地名,而是指北方为朔方。

后变为区域性大地名,西周时将都城镐京(今陕西境内)的北部六盘山地区统称朔方。周宣王曾命大将南仲率军北征,攻打侵扰周西北边疆的猃狁部落。

我国许多史书都记载了这次战争,就连文学作品中也有反映。如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其中《小雅·出车》一首诗中就有“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天子命我,城彼朔方”的诗句。所谓“方”、“朔方”,就是区域性地名,大概就是指今宁夏南部的固原地区。


从这个地名,后人了解到近三千年前,在宁夏南部固原地区发生过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秦戎之间交往与战争的一段历史。

到西汉时代,汉武帝于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把原北地郡析分为北地、安定二郡后,北地郡属朔方刺史部管理,宁夏北部的富平、灵武、灵州、朐衍和廉等县地,即相当于今宁夏引黄灌区大部分市县,均归朔方州管辖,则西汉时宁夏北部地区的历史也与“朔方”联系在一起。


再到唐朝,又于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在北方设置朔方节度使,大使和使理所驻节灵州(今吴忠利通区境内)。这是全国最大的藩镇,后来既指挥军队,又管理营田、盐业和民族等事务,管辖的范围从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到陕北,再到宁夏和甘肃省东部。而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太子李亨又在灵武登基,史称唐肃宗。肃宗以宁夏为基地,以朔方军为骨干,完成了平叛复国,光复两京的伟业,使朔方成为挽救唐室是“中兴”圣地。


从此“朔方”名扬天下,史不绝书,后人渐渐以“朔方”代称宁夏。


最后,在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之后,宁夏的地方建置和行政区名称,干脆就改名为“朔方道”,下辖宁夏、宁朔、平罗、中卫、灵武、金积、盐池、平远8县。可见朔方一名,从远古到现在,把宁夏地区两三千年的历史都融进去了。不仅充当过宁夏的区域性地名,也直接成为宁夏的建制名称。


宁夏地区的地名与地方历史紧密联系不仅是一些大地名,还有许多小地名,也往往记录着当地的一段历史。

比如银川的前身,曾用名丽子园,就反映在两晋十六国时代,大夏国王赫连勃勃曾看上贺兰山下、黄河两岸的自然风光,把原饮汗城改建为花园行宫,命名为丽子园的一段历史。


还有同心县的下马关这一地名,出现于明朝。

由于明初,残元蒙古势力不断内犯,明廷就在宁夏至陕西北部一线修筑一条长城(东边墙),并居中筑城设立宁夏后卫(今盐池),驻军重点防守宁夏境内的长城。后又在固原以北另筑一条内长城(内边)。每年“防秋”之际,三边总督、陕西巡抚和固原总兵一般都要亲自到后卫巡视长城防务。他们都是从固原出发,行程中总要先在东边墙和内边的连接地方先进行察看,并在此处过夜休息。开始时此处只有几间房屋供休息,所以随口称之为“下马房”。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在此处修筑一座长城关城,因为大帅们都要在此下马进城休息,便称为“下马关城”,就是今天的同心县下马关乡。


还有宁夏北部银川平原河西灌区,在清代出现一系列以“通”字冠名的堡寨名,如通贵、通义、通吉、通昶、通伏、通丰、通朔、通宁、通成等堡。它反映了清雍正年间,兵部侍郎通智,在宁夏主持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在新垦区招徕建堡的一段历史。移民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自动把新家园的村堡名字都以“通”字打头。


据民间传说,后来有人举报通智在宁夏以自己名字命名新地名,贪天功为己有,有僭越谋反之嫌,而被朝廷处斩。传说他死后阴魂不散,尸首不倒。宁夏人民得知此事,在汉、唐两渠渠首正闸处修建龙王庙,追认他为8渠龙王之首。得到人民的认可,通智才瞑目、倒尸、安息。



民族特色


因为宁夏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大进大出的大舞台和共同开发、建设的地区,所以这种民族背景反映在地名上也特别普通。


宁夏地区最早设立的县政权、南有乌氏县,北有朐衍县,都是以在当地居牧的民族命名。

先秦时期,宁夏南北大地,均为西戎(犬戎)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他们“各分散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以部落为单位分散居牧在各地,互不统一,并有着不同的名称。

当时宁夏南部有一支乌氏戎,北部有一支朐衍戎,其中最大的一支叫义渠戎,建有义渠戎国。据史书记载,在战国秦惠文王时,宁夏南北戎地均归入秦国的势力范围,于是秦国就在乌氏戎中心地带设立乌氏县,县治在今固原市境南,确切地址尚待考证。又在朐衍戎中心地带设立朐衍县,据考证其县治应在今盐池县杨柳堡乡的张家古城。


再来看看泾源县,该县的前身在北宋时叫安化县,金代改名为化平县。清廷镇压西北回族群众反清斗争之后,把滞留在宁夏的近一万名陕西回族民众集体迁赶到六盘山深处,安置在这里,并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以原化平县土地为基础,增划平凉、固原、隆德、华亭四州县交汇地区,新置化平川直隶厅,上归平庆泾固化道管辖。为了加强对不足万人回族人民聚居地区一个小小地方的控制和震慑,不仅设厅(相当于今副厅级)管理,还派军队驻守,甚至又命令一名道员和一名总兵,两名军政高官共同常驻在厅城。


不难看出,此处地名中的安、化、平,都充分体现了历代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高压和同化政策。


还有平罗县的县名也与民族有关。明代时期,宁夏是残元势力不断南犯的重点地区,宁夏北部又是蒙古“套部”内侵的主要通道,所以宁夏当局在北部筑长城,修镇远关,设黑山营,驻重兵防守,并在永乐初(公元1403~1410年),于北部前沿阵地的后方,再修筑一座新城,加强北部的军事守备力量。明人称接近宁夏的蒙古各部为“套虏”,所以北部新建的城池就定为“平虏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在平虏城设立平虏守御千户所。


进入清朝,满洲贵族入主中原,因为满人也被明朝和中原汉人称为“满鞑子”、“鞑虏”,所以满族成了统治民族后,当然不会再去平“套虏”,更不会“平鞑虏”了,便按读音将平虏城改名为平罗城。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改平虏守御千户所为平罗所。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平罗所为平罗县,归宁夏府管辖。


与民族有关的县级建置所在地的地名,还有今同心县。在这一地区设县进行管理,也是清廷镇压宁夏回民反清斗争的产物。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在西北回族人民的反清运动中,宁夏地区首先发难于下马关,因而此地被清廷认为是“重灾区”。所以事平以后,陕甘总督左宗棠报请批准,以下马关为中心,划灵州和固原部分土地设立一个新县。县治下马关城,名为平远县。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实行汉、满、蒙古、回、藏“五族共和”的民主政治和民族平等的政策,不能再去“平”(讨伐、镇压)少数民族了,便于民国3年改平远县为镇戎县。但镇戎与平远之名仍然含有对少数民族歧视和威慑的意思,故于民国17年改名为豫旺县,下马关城还是县政府所在地。归新成立的宁夏省管辖。民国27年,最终改名为同心县,至今没有改变。


宁夏地区古今与民族有关而形成的地名很多,俯拾皆是。大的地名有怀远县(银川市)、应理州(中卫市)、镇戎军(固原市)、薄骨律镇(吴忠市、灵武市)等。

小的地名就数不胜数,如银川地区有旧满城(满春)、新满城(新城)、平胡桥(平伏桥)、满达桥、平羌堡(平吉堡)、镇北堡、靖夷堡、靖虏堡等,石嘴山地区有惠威堡、镇朔堡、威镇堡、查汉埂和省嵬城等,吴忠地区有回六庄、毛卜剌堡、豫旺堡(蒙古王爷豫王)、回回巷、惠安堡等,中卫地区有镇罗(虏)堡、镇北、镇西、柔远堡、镇靖堡、控夷堡、撒堡等,固原地区有开城、撒们、海剌都堡、平满堡、喇家阳洼、火家沟、西吉滩、穆家沟等。


文章选自《朔方》一书 图片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